
- 互联网医院
- 微信服务号
- 微信订阅号
- 视频号
看着梳子上、地漏处越积越多的头发,很多人心里开始打鼓:“我是不是要秃了?”别慌!掉头发不等于脱发,了解原因才能正确应对。
头发是怎么“离家出走”的?
我们的头皮就像个“头发工厂”,毛囊是生产车间。正常情况下,头发有生长、休息、脱落再生的周期,每天掉70-100根头发是正常的“新老交替”。但如果掉得又多又密,头发明显变稀薄、发缝变宽、发际线后移,或者出现一块块“空地”(斑秃),那就可能是病理性脱发了。
常见“元凶”有哪些?
“雄秃”(最常见): 学名雄激素性秃发,男女都会得!男性多表现为“M”型发际线后退、头顶稀疏(地中海);女性则是头顶发缝变宽、整体变稀。罪魁祸首是体内雄激素(特别是二氢睾酮DHT)攻击了敏感的毛囊,让它们“早衰”,长出的头发越来越细软,最后“停产”。
“鬼剃头”(斑秃): 突然出现一块或多块圆形的“光溜地”,边界清楚。和免疫系统“错乱”攻击毛囊有关,常与精神压力大、熬夜、焦虑相关。
“休止期脱发”: 头发大量提前进入“休息期”然后脱落。常发生在产后、大病初愈、经历大手术、快速减肥、严重缺铁贫血或遭遇重大心理打击后。特点是头发整体变稀,但毛囊没坏死,诱因解除后大多能恢复。
其他原因: 某些疾病(如甲状腺疾病、红斑狼疮)、药物(如化疗药)、过度烫染拉扯头发(牵拉性脱发)、头皮感染(如真菌引起的头癣)等也会导致脱发。
发现脱发严重,该怎么办?
01别乱试偏方!找皮肤科医生
(很多医院有毛发专病门诊)
询问情况: 掉发多久了?每天掉多少?家里有人脱发吗?最近压力大吗?生过病吗?吃过什么药?
检查头皮和头发: 用皮肤镜看毛囊状态。
可能做检查: 如抽血查激素、铁、甲状腺功能等,明确原因。
01科学治疗,贵在坚持!
针对“雄秃”:
外用药: 米诺地尔(男女都可用,需坚持涂抹至少4-6个月才见效,部分人初期可能有短暂掉发增多)。
口服药(需医生评估): 男性可用非那雄胺(抑制DHT生成);女性可用螺内酯或环丙孕酮(调节雄激素)。
低能量激光治疗(LLLT): 家用激光帽或医院设备,刺激毛囊。
毛发移植: 适合毛囊已坏死、药物效果不佳且脱发稳定者,取后枕部“长寿毛囊”移植到脱发区。
针对“斑秃”:
轻症可能自愈,但建议就医。常用局部注射或外用激素、外用米诺地尔、外用或口服免疫调节药等。控制情绪压力很重要。
针对“休止期脱发”:
重点去除诱因!如补铁、治疗原发病、调整心态、保证营养和睡眠。一般诱因解除后3-6个月会逐渐恢复。
如何守护发际线?预防胜于治疗!?
健康生活是根基:①均衡饮食:保证充足蛋白质(头发主要成分)、铁、锌、维生素B族、维生素D等。别过度节食!②充足睡眠,管理压力: 熬夜、焦虑是头发大敌。试试运动、冥想放松。③戒烟限酒。
温柔对待头发:①避免过度烫染、拉直:化学药水和高温很伤发。②梳头轻点,扎发别太紧:减少拉扯性脱发。③洗发水温别太高,选温和洗发水。
及早关注,别拖:一旦发现异常大量掉发或头发变稀,尽早看医生!脱发时间越短,毛囊功能挽救的可能性越大。雄秃是进行性的,早干预效果更好。
理性看待治疗: 药物需要长期坚持(以年计),效果因人而异,停药后雄秃可能反弹。植发也非一劳永逸,术后仍需药物维持原生发。
脱发虽烦人,但大多数类型是可以管理和改善的。了解原因,科学治疗,耐心坚持,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,你依然可以拥有一头自信的秀发!科学护发,守住茂密!